
汉风1276
作者:猫跳
分类:军事历史
大小:7.3 MB
进度:已完结
更新:2025-03-22
小说下载地址 |
作品简介
当忽必烈在汗八里审视蒙古帝国从乌苏里江的胡里改万户府到爱琴海的小亚细亚,从贝加尔湖的八剌忽里到云南行省的平缅路,这样辽阔广大的疆域时,他绝不会想到,一股埋葬帝国的力量,正在东海之滨的荒岛上生根发芽。 琉球宝岛――大元帝国的阿喀琉斯之踵! 陈吊眼向姑姑努了努嘴,夫君忧心忡忡的模样,看在了她眼中。美艳的闽广总督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温言宽慰道:“楚兄,钓鱼城有三十八年未曾陷落,也许早晚几天,不至于……” “哦?回来了?”楚风见铁甲征衣的妻子,肩头上微现泥土印痕,便不再看地图,勉强笑道:“照说三十八年都过来了,也不差这一时片刻,可咱们都知道,钓鱼城能守住,大半在于它居高临下,元军的回回炮不能朝上打,如今火炮运到了城下,只怕钓鱼城有危险呐!” 陈淑桢的秀眉微微一挑,确实,依山形水势而建的双子城,合称襄樊的襄阳和樊城,就是坚守七年之后,被回回炮打垮了城墙而陷落。但强大的回回炮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它是重力平衡式抛石机,靠杠杆原理发射石弹,走的是高角度抛物线,平地上自然威力无限,但从低处往高处打,抛射的石弹就软弱无力了。 七稍炮则是人力拽动的抛石机,其实原理和回回炮相差无几,钓鱼城居高临下,七稍炮自然如虎添翼,又兼四川山区漫山遍野的石头,弹药永不匮乏,这才能坚守三十八年,其间甚至用七稍炮击毙了杀人魔王蒙哥大汗。 火炮的原理,和抛石机截然不同,它的弹道平直,炮弹速度快,从低往高打也影响不大,而且射程也比守城的七稍炮远,蒙古人晒干火药,只需要一两天罢了,则钓鱼城能在火药的威力下,坚持到汉军抵达吗? 这个问题,非但陈淑桢不能回答,楚风也不能回答,他们只能让军队在不崩溃的前提下,尽量加快速度,赶往那座不落之城。 楚风对自己说:“我之所以非得亲自赶往钓鱼城,就是为了让这座民族的精神堡垒,不落到蒙元鞑虏手中!”第364章 盐酱口 第一师参谋长齐靖远和侦察参谋杜元华,呆在钓鱼城的城头拐角处,这里既能观察敌情,又有女儿墙遮蔽炮火和时不时飞来的一支铁叶踏撅箭,敌人的大队人马,正在炮火掩护之下,如潮水般涌向城下。 作为联络使者,他们本可在敌人合围之前走山林小路离开钓鱼城,回到汉军大队之中,那时候敌人忙着晒火药,可没现在围得这么密不透风,合州安抚使王立将军,多次劝他们从后山一处悬崖,顺着藤蔓溜下山。 他们没有走,他们选择了留下,让另外三名侦察兵回去报信――沿途的元军斥候,已被侦察大队的多个猎杀小组杀了个七七八八,回程是相对安全的。 就这样,刚刚和闽广陈总督女兵卫队长杜鹃结婚不到三个月的齐靖远,就和自己的小舅子,留在了钓鱼城,和守城将士并肩作战。 “我是钓鱼城的守将,守城是我的职责!”五天前,蒙元的炮击即将来临,王立将军想把这两个家伙赶走,赶回安全的汉军大队,他红着眼睛喊出这句话。 钓鱼城守军,和城下的东西两川行军元帅府兵将,从三代之前就结下了血海深仇,双方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直到有一方彻底的倒下,斗争才会结束。 四川军民为了抵抗蒙元鞑虏,已流了足够多的血,如果钓鱼城的光荣历史将会在自己手上走到终点,就让世代驻守这里的四川军民,为它,为咱们这个民族殉难吧,何苦拉上这两个大有前途的汉军军官,两位千里来援的闽广子弟? “离开吧,这是命令!” 齐靖远摇着头:“不,我的上级,第一师师长陈吊眼命令我出任和钓鱼城守军的联络官,并相机行事,我不能服从你的命令。” “可我才是钓鱼城的守将!”王立再一次强调。 “在钓鱼城作战,不仅仅是合州守军,甚至不仅仅是四川军民的责任。大汉皇帝在出征前告诉我们,这座三十八年不屈服的城市,是华夏民族的精神堡垒,保住他,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齐靖远的话,噎得王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杜元华笑嘻嘻的打着圆场,把他拉到一边:“我说,王大安抚使啊,你是怕俺姐夫站在这里,抢了功劳还是咋的?这钓鱼城你都守了三十八年,就让俺们在这儿混几天,捞个守城功臣的名声,就不乐意了?做人不要太小气嘛!”